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商河花鞭鼓舞

商河花鞭鼓舞

关键词:商河花鞭鼓舞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中国商河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sdsh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9254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 花鞭鼓舞流传于商河一带,是旧社会穷艺人乞讨卖艺的工具,据老艺人王厚风、王安奎、张凤云等口述;光绪二十九年间,当地以卖唱为生的王立礼、王文义两兄弟在北京卖艺时拜流荡在京的艺人李桂珍、李明雄兄弟为师,学会了花鞭鼓舞。回乡后苦练技艺,并把花鞭鼓舞传给了当地艺人。宣统三年,王立礼和王立义俩兄弟的精湛技艺被清朝官吏看中,召进宫廷为皇帝表演,在打花鞭鼓舞中栓鼓的绳子断了,皇帝马上命四王拿来一捆黄龙绳送给兄弟俩。以后村上逢办喜事都用黄龙绳捆绑嫁妆车,时至今日,黄龙绳的故事被当地人传为佳话。


   解放前花鞭鼓舞称为花鼓,解放后专业人员称它为花鞭鼓舞,在表演时身背腰鼓,双手各持一尺多长的花鞭,鞭头用牛皮结成疙花鼓瘩,双边同时挥舞,变换各种姿态,鞭头击中鼓面中心,打出各种花点,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,花鞭沸腾似金蛇狂舞,令人眼花缭乱,目不暇接,鼓音咚咚,像战马奔腾,使人情绪振奋,人潮沸腾。花鞭鼓舞原来在商河县张坊乡王辛庄、王佃乙、刘安、苟家几个村广为流传,现仅有苟家、刘安两村有老艺人的子孙承袭。解放后专业工作者把花鞭鼓舞视为宝贵的舞蹈创作素材,曾多次挖掘整理,经过创作使花鞭鼓舞无论在鼓点的变化、挥鞭的姿态和腿部的动作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。


   花鞭鼓舞的道具有鞭、花鼓、服装等

   1、鞭:长度为50厘米,分别拴在两个鼓捶上,此鞭是由两牛皮条制作的。从鞭头开始向上分别系有两个疙瘩,鞭子粗如小指,上面缠有各种彩色毛线,因此称为花鞭鼓舞。


   2、花鼓:样式同腰鼓相同,两个鼓面用牛皮所蒙,鼓面的直径为15厘米,鼓棒是由木料制作的,颜色为大红,鼓长30厘米,此鼓系有一条红绸带,以便背在肩上。


   3、服装:表演者为武生打扮,头戴马尾透风(巾)帽,上穿黑跨衣,腰系緞子,大带,并带腰襟子(黑色),下身穿黑色灯笼裤,脚上穿薄底快靴。白毛巾罩头,上身穿白色对襟便衣,腰间系一条红绸子,下身穿蓝色彩裤,脚穿黑圆口布鞋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3695319668 传真: 邮箱:shanghezaixian#163.com
地址:山东·济南·商河 邮编:251600
Copyright © 2004-2025 商河县迅捷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