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 | | | |
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
玉园湖畔风光
1934年,商河县划分为9区6镇73乡,玉皇庙属第五区,区公所在玉皇庙。第五区下辖1镇9乡, “1镇”即玉皇庙镇。1945年11月,中共商河县委决定,建立玉皇庙区委,驻地玉皇庙。1958年3月,县调整行政区划,建立玉皇庙乡。1960年1月,改为玉皇庙公社。1984年3月,由玉皇庙公社改为玉皇庙镇至今。
中共地方组织建设
1939年初,在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干校学习的刘刚平被派往本地发展党员,由孙安乡李吉祥为首,鞋里坞村张士周、安龙亭、张建华、安立信等组成鞋里坞村党支部,成为玉皇庙镇第一个党支部。
1945年11月,中共商河县委决定建立玉皇庙区委, 驻地玉皇庙,党员近百名。
1949年底,共有党员300人,建党支部35个。 1976年底,中共党员总数达到500人。
1995年玉皇庙镇党校被评为济南市先进基层党校。近几年来,调整充实了58个村的党支部,2000年底,镇党员人数发展到1381人。
1939年10月, 五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。
1957年1月成立玉皇庙乡政府。
1960年1月成立玉皇庙人民公社,行政机构称玉皇庙公社人民委员会,实行政社合一,
1961年9月改称公社管理委员会
1968年5月建立公社革命委员会。
1984年3月改为玉皇庙镇政府至今。
玉皇庙前街
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抗日战争时期,建立五区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。工人团体有玉皇庙抗日救国会,建国后改称玉皇庙工人联合会,简称工会。农民团体在土地革命时期有玉皇庙农民协会,抗战时期称玉皇庙农民抗日救国会,简称农会,
1964年成立玉皇庙贫下中农协会,简称贫协。妇女团体在抗战时期有玉皇庙妇女抗日救国会,简称妇救会,建国后改称玉皇庙民主妇女联合会
1958年改称玉皇庙妇女联合会。青年团体在抗战时期称玉皇庙青年抗日救国会,简称青救会。
1957年改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玉皇庙委员会。
1952年成立于玉皇庙工商联合会
1993年成立玉皇庙镇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1994年成立玉皇庙镇个体劳动者协会近年又成立玉皇庙镇计划生育协会。
1940年12月26日,八路军“东进抗日挺进纵队”一部,攻击商河城南李家河沟据点,激战到次日中午,毙敌伪100余人,缴获战利品一宗。
环境优美的玉皇庙敬老院
1945年11月,中共商河县委决定,建立玉皇庙区委,驻地玉皇庙,马汉民任书记,储建华任副书记。 1972年6月, 大岭农场所属的玉皇庙、西瓦、南辛等三个小队移交给胜利油田,改建为油田农场,修筑沥青路专线和工人及家属居民点,促进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。 1980年7月6日下午,玉皇庙公社风雹骤至,1000公顷庄稼受害。 1981年9月,贯彻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,将土地全部承包到户。 1986年,全镇林果种植面积发展到7000亩,成为济南市林果大镇。 1991年,全市第一次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召开,全镇第一个机械化工业企业煅热厂开业。 1992年,被中共山东省委、省政府命名为“双文明建设明星乡镇”。 1993年2月,全镇微波程控电话大楼投入使用。 5月1日,镇政府完成了第三次驻地搬迁,搬迁至具有现代化办公条件的办公大楼。 1993年12月,济南市千人下派工作队一行29人来镇调研工作。 1994年,被中共济南市委、市政府确定为“百新镇”。200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“中心镇”。 1995年3月17日,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孙淑义来镇视察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。 7月, 第一所民营学校--平皇武校挂牌开学。全镇第一条镇村路--联盟路建成通车。 8月,为推进全镇畜牧业发展,举办了第一届赛牛大会。 11月29日,镇工业开发区成立,第一家私营企业三威公司破土动工。 是月,被国家科委、体改委、农业部、民政部和农民日报社等联合授予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称号。 1997年5月,被济南市命名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“达标乡镇”。 7月,镇人大推选产生了第一个减轻农民负担领导小组。 9月,教学大楼、卫生院门诊大楼落成。 1998年3月,通过考试选拔,招收了37名农村青年组建了第一支“110”机动巡逻大队,实行全天候24小时巡逻。 5月, 全镇58个村均挂起了免餐牌,严禁村级设立招待费,此举得到了中央电视台《东方时空》、中央广播电台、人民日报、人民权利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。 11月,第一个商业街居委会成立。 是年,成为全县第一个财政收入过500万元的乡镇,并宣布实现财政自足。 1999年3月17日,济南市市长谢玉堂在视察镇三威公司、锻造中心等镇骨干企业,题词“工业立乡、大有希望”。 10月, 投资640万元实施的“畅通工程”--玉皇大道竣工通车。实现了“道平、灯亮、街绿、花香”。 12月31日,中共济南市委、市政府确定玉皇庙镇跨入全市一类乡镇行列。 是年,全镇第一家鲁港合资企业皇港绿色果业有限公司成立。 2000年1月1日,商河县六大班子全体领导来镇祝贺“财政收入在黄河以北两县率先过1000万元”和全县第一个进入市经济一类乡镇,中共商河县委书记宋玉国赠送贺匾“一步一个脚印,一年一个台阶”。 10月, 投资500万元的“命脉工程”--35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,在全县首次实现了济、德双网、双回路供电,为全镇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 是年底,全镇实现工商税收2684万元,财政收入突破1500万元,经济建设实现了超常规、大跨度、跳跃式、全方位的发展,跃居全市116个乡镇前十强。 2001年5月12日,全国日用玻璃协会年会及力诺新产品发布会召开。 6月, 国家医药局“甲基料玻璃医药安瓿生产”现场观摩会在该镇召开,国家医药局医药包装司司长冯同平、省医药局局长李华及300名商界人士参加了会议。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全镇粮食平均亩产50公斤, 总产375万公斤。1978年平均亩产达到70.5公斤,总产728.88公斤。
江北最大的黑皮冬瓜生产基地出产的“黑娃娃”
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。 1986年以来,实行种植结构调整,发展优质果园1.3万亩,称济南市“万亩优质果园” ,享誉省内外,年产富士、玫瑰红等果品11040吨,出口到俄罗斯、韩国、香港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。 玉皇庙镇重视植树造林,是山东省的平原绿化先进单位,每年植树都在10万株以上。按照“梁、路、林、村统一规划,网、带、点、片合理布局,风沙、旱涝综合治理” 的林业发展方案,目前,已建立起了以毛白杨为主的速生防护林3万亩,林木存有量500万株,农业林网绿化面积达2万亩,既绿化了环境,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。 该镇享有济南市黄河以北“养牛第一镇” 的美誉。全镇大牲畜存栏量达2万头,羊2万只,年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0%。 2000年底,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.0992亿元,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.06亿元,林果业总产值2000万元,畜牧业总产值3397万元。农作物播种面积8272公顷,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54公顷,经济作物2985公顷。第二产业 建国前,仅有少量零星的私营手工业。建国初,手工业作坊大部分停办。1958年开始发展社队工业,先后建立了酒厂、面粉厂等小型企业。1978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仅500人, 产值只有15万元。到1995年,镇上的企业只有两家砖瓦厂和一家与汽配厂合作的锻造分厂。1995年,济南市“千人下派”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,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,确立了“工业立镇、引进发展”的总体发展思路,以玻璃产业为龙头,以锻造、化工、建材为骨干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。2000年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超过7000人, 实现产值7.8亿元,利税2600万元。镇财政收入由1995年的64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500万元,增长了22倍,从全市经济三类乡镇一跃成为一类乡镇。连续5年被中共济南市委、市政府命名为“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”。
特色养殖-七彩山鸡
第三产业 建国前, 境内仅有玉皇庙一处集市, 商业、饮食业、服务业较少。195 3年, 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,1956年私营商业大多数纳入合作化轨道。1978年后,个体私营商业、饮食业和服务业开始繁荣,全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8人,年创产值3万元。 近年来,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、优化发展环境,至2000年底,发展到拥有玉皇庙、 魏集、段家、大张、安东和镇中心商贸中心等6处集贸市场。目前商业区已发展各类商业网点418家,工业园区已有9家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落户,年吸收各类中级职称以上人才300人以上,辖区拥有宾馆8处,幼儿园3处,医院5处,影剧院及体育馆各1处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7300人,年创产值7000万元。总人口 | 38512 |
男 | 19241 |
女 | 19271 |
家庭户户数 | 9389 |
家庭户总人口(总) | 34500 |
家庭户男 | 17545 |
家庭户女 | 16955 |
0-14岁(总) | 7481 |
0-14岁男 | 3902 |
0-14岁女 | 3579 |
15-64岁(总) | 27989 |
15-64岁男 | 13998 |
15-64岁女 | 13991 |
65岁及以上(总) | 3042 |
65岁及以上男 | 1341 |
65岁及以上女 | 1701 |
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| 36626 |
玉皇庙中学
商河县玉皇庙镇中心小学 商河县玉皇庙镇教委 商河县玉皇庙镇李安小学